跳至主要內容

Mysql 优化

钝悟...大约 16 分钟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Mysql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Mysql优化

Mysql 优化

慢查询

慢查询日志可以帮我们找到执行慢的 SQL。

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查看慢查询日志是否开启:

mysql> show variables like '%slow_query_log';
+----------------+-------+
| Variable_name  | Value |
+----------------+-------+
| slow_query_log | ON    |
+----------------+-------+
1 row in set (0.02 sec)

启停慢查询日志开关:

# 开启慢查询日志
mysql > 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='ON';

# 关闭慢查询日志
mysql > set global slow_query_log='OFF';

查看慢查询的时间阈值:

mysql> show variables like '%long_query_time%';
+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+
| Variable_name   | Value     |
+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+
| long_query_time | 10.000000 |
+--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+
1 row in set (0.02 sec)

设置慢查询的时间阈值:

mysql > set global long_query_time = 3;

MySQL 自带了一个 mysqldumpslow 工具,用于统计慢查询日志(这个工具是个 Perl 脚本,需要先安装好 Perl)。

mysqldumpslow 命令的具体参数如下:

  • -s - 采用 order 排序的方式,排序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。分别是 c(访问次数)、t(查询时间)、l(锁定时间)、r(返回记录)、ac(平均查询次数)、al(平均锁定时间)、ar(平均返回记录数)和 at(平均查询时间)。其中 at 为默认排序方式。
  • -t - 返回前 N 条数据 。
  • -g - 后面可以是正则表达式,对大小写不敏感。

比如想要按照查询时间排序,查看前两条 SQL 语句,可以执行如下命令:

perl mysqldumpslow.pl -s t -t 2 "C:\ProgramData\MySQL\MySQL Server 8.0\Data\slow.log"

执行计划(EXPLAIN)

“执行计划”是对 SQL 查询语句在数据库中执行过程的描述。 如果要分析某条 SQL 的性能问题,通常需要先查看 SQL 的执行计划,排查每一步 SQL 执行是否存在问题。

很多数据库都支持执行计划,Mysql 也不例外。在 Mysql 中,用户可以通过 EXPLAIN 命令查看优化器针对指定 SQL 生成的逻辑执行计划。

【示例】Mysql 执行计划示例

mysql> explain select * from user_info where id = 2\G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1. row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           id: 1
  select_type: SIMPLE
        table: user_info
   partitions: NULL
         type: const
possible_keys: PRIMARY
          key: PRIMARY
      key_len: 8
          ref: const
         rows: 1
     filtered: 100.00
        Extra: NULL
1 row in set, 1 warning (0.00 sec)

执行计划返回结果参数说明:

  • id - SELECT 查询的标识符。每个 SELECT 都会自动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符。
  • select_type - SELECT 查询的类型。
    • SIMPLE - 表示此查询不包含 UNION 查询或子查询。
    • PRIMARY - 表示此查询是最外层的查询。
    • UNION - 表示此查询是 UNION 的第二或随后的查询。
    • DEPENDENT UNION - UNION 中的第二个或后面的查询语句, 取决于外面的查询。
    • UNION RESULT - UNION 的结果。
    • SUBQUERY - 子查询中的第一个 SELECT
    • DEPENDENT SUBQUERY - 子查询中的第一个 SELECT, 取决于外面的查询. 即子查询依赖于外层查询的结果。
  • table - 查询的是哪个表,如果给表起别名了,则显示别名。
  • partitions - 匹配的分区。
  • type - 表示从表中查询到行所执行的方式,查询方式是 SQL 优化中一个很重要的指标,执行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:
    • system/const - 表中只有一行数据匹配。此时根据索引查询一次就能找到对应的数据。如果是 B+ 树索引,我们知道此时索引构造成了多个层级的树,当查询的索引在树的底层时,查询效率就越低。const 表示此时索引在第一层,只需访问一层便能得到数据。
    • eq_ref - 使用唯一索引扫描。常见于多表连接中使用主键和唯一索引作为关联条件。
    • ref - 非唯一索引扫描。还可见于唯一索引最左原则匹配扫描。
    • range - 索引范围扫描。比如 <>between 等操作。
    • index - 索引全表扫描。此时遍历整个索引树。
    • ALL - 表示全表扫描。需要遍历全表来找到对应的行。
  • possible_keys - 此次查询中可能选用的索引。
  • key - 此次查询中实际使用的索引。如果这一项为 NULL,说明没有使用索引。
  • ref - 哪个字段或常数与 key 一起被使用。
  • rows - 显示此查询一共扫描了多少行,这个是一个估计值。
  • filtered - 表示此查询条件所过滤的数据的百分比。
  • extra - 额外的信息。
    • Using filesort - 当查询语句中包含 GROUP BY 操作,而且无法利用索引完成排序操作的时候, 这时不得不选择相应的排序算法进行,甚至可能会通过文件排序,效率是很低的,所以要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。
    • Using temporary - 使了用临时表保存中间结果,MySQL 在对查询结果排序时使用临时表,常见于排序 ORDER BY 和分组查询 GROUP BY。效率低,要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。
    • Using index - 所需数据只需在索引即可全部获得,不须要再到表中取数据,也就是使用了覆盖索引,避免了回表操作,效率不错。

更多内容请参考:MySQL 性能优化神器 Explain 使用分析open in new window

optimizer trace

在 MySQL 5.6 及之后的版本中,我们可以使用 optimizer trace 功能查看优化器生成执行计划的整个过程。有了这个功能,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优化器的选择过程,更可以了解每一个执行环节的成本,然后依靠这些信息进一步优化查询。

如下代码所示,打开 optimizer_trace 后,再执行 SQL 就可以查询 information_schema.OPTIMIZER_TRACE 表查看执行计划了,最后可以关闭 optimizer_trace 功能:

SET optimizer_trace="enabled=on";
SELECT * FROM person WHERE NAME >'name84059' AND create_time>'2020-01-24 05:00
SELECT * FROM information_schema.OPTIMIZER_TRACE;
SET optimizer_trace="enabled=off";

SQL 优化

SQL 优化基本思路

使用 EXPLAIN 命令查看当前 SQL 是否使用了索引,优化后,再通过执行计划(EXPLAIN)来查看优化效果。

SQL 优化的基本思路:

  • 只返回必要的列 - 最好不要使用 SELECT * 语句。

  • 只返回必要的行 - 使用 WHERE 子查询语句进行过滤查询,有时候也需要使用 LIMIT 语句来限制返回的数据。

  • 缓存重复查询的数据 - 应该考虑在客户端使用缓存,尽量不要使用 Mysql 服务器缓存(存在较多问题和限制)。

  • 使用索引覆盖查询

优化分页

当需要分页操作时,通常会使用 LIMIT 加上偏移量的办法实现,同时加上合适的 ORDER BY 字句。如果有对应的索引,通常效率会不错,否则,MySQL 需要做大量的文件排序操作

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当偏移量非常大的时候,比如:LIMIT 1000000 20 这样的查询,MySQL 需要查询 1000020 条记录然后只返回 20 条记录,前面的 1000000 条都将被抛弃,这样的代价非常高。

针对分页优化,有以下两种方案

(1)方案 - 延迟关联

优化这种查询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尽可能的使用覆盖索引扫描,而不是查询所有的列。然后根据需要做一次关联查询再返回所有的列。对于偏移量很大时,这样做的效率会提升非常大。考虑下面的查询:

SELECT film_id,description FROM film ORDER BY title LIMIT 1000000,5;

如果这张表非常大,那么这个查询最好改成下面的样子:

SELECT film.film_id,film.description
FROM film INNER JOIN (
    SELECT film_id FROM film ORDER BY title LIMIT 50,5
) AS tmp USING(film_id);

这里的延迟关联将大大提升查询效率,让 MySQL 扫描尽可能少的页面,获取需要访问的记录后在根据关联列回原表查询所需要的列。

(2)方案 - 书签方式

有时候如果可以使用书签记录上次取数据的位置,那么下次就可以直接从该书签记录的位置开始扫描,这样就可以避免使用 OFFSET,比如下面的查询:

-- 原语句
SELECT id FROM t LIMIT 1000000, 10;
-- 优化语句
SELECT id FROM t WHERE id > 1000000 LIMIT 10;

其他优化的办法还包括使用预先计算的汇总表,或者关联到一个冗余表,冗余表中只包含主键列和需要做排序的列。

优化 JOIN

优化子查询

尽量使用 JOIN 语句来替代子查询。因为子查询是嵌套查询,而嵌套查询会新创建一张临时表,而临时表的创建与销毁会占用一定的系统资源以及花费一定的时间,同时对于返回结果集比较大的子查询,其对查询性能的影响更大。

小表驱动大表

JOIN 查询时,应该用小表驱动大表。因为 JOIN 时,MySQL 内部会先遍历驱动表,再去遍历被驱动表。

比如 left join,左表就是驱动表,A 表小于 B 表,建立连接的次数就少,查询速度就被加快了。

select name from A left join B ;

适当冗余字段

增加冗余字段可以减少大量的连表查询,因为多张表的连表查询性能很低,所有可以适当的增加冗余字段,以减少多张表的关联查询,这是以空间换时间的优化策略

避免 JOIN 太多表

《阿里巴巴 Java 开发手册》规定不要 join 超过三张表,第一 join 太多降低查询的速度,第二 join 的 buffer 会占用更多的内存。

如果不可避免要 join 多张表,可以考虑使用数据异构的方式异构到 ES 中查询。

优化 UNION

MySQL 执行 UNION 的策略是:先创建临时表,然后将各个查询结果填充到临时表中,最后再进行查询。很多优化策略在 UNION 查询中都会失效,因为它无法利用索引。

最好将 WHERELIMIT 等子句下推到 UNION 的各个子查询中,以便优化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条件进行优化。

此外,尽量使用 UNION ALL,避免使用 UNION

UNIONUNION ALL 都是将两个结果集合并为一个,两个要联合的 SQL 语句字段个数必须一样,而且字段类型要“相容”(一致)

  • UNION 需要进行去重扫描,因此消息较低;而 UNION ALL 不会进行去重。
  • UNION 会按照字段的顺序进行排序;而 UNION ALL 只是简单的将两个结果合并就返回。

优化 COUNT() 查询

COUNT() 有两种作用:

  • 统计某个列值的数量。统计列值时,要求列值是非 NULL 的,它不会统计 NULL
  • 统计行数。

统计列值时,要求列值是非空的,它不会统计 NULL。如果确认括号中的表达式不可能为空时,实际上就是在统计行数。最简单的就是当使用 COUNT(*) 时,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扩展成所有的列,实际上,它会忽略所有的列而直接统计行数。

我们最常见的误解也就在这儿,在括号内指定了一列却希望统计结果是行数,而且还常常误以为前者的性能会更好。但实际并非这样,如果要统计行数,直接使用 COUNT(*),意义清晰,且性能更好。

(1)简单优化

SELECT count(*) FROM world.city WHERE id > 5;

SELECT (SELECT count(*) FROM world.city) - count(*)
FROM world.city WHERE id <= 5;

(2)使用近似值

有时候某些业务场景并不需要完全精确的统计值,可以用近似值来代替,EXPLAIN 出来的行数就是一个不错的近似值,而且执行 EXPLAIN 并不需要真正地去执行查询,所以成本非常低。通常来说,执行 COUNT() 都需要扫描大量的行才能获取到精确的数据,因此很难优化,MySQL 层面还能做得也就只有覆盖索引了。如果不还能解决问题,只有从架构层面解决了,比如添加汇总表,或者使用 Redis 这样的外部缓存系统。

优化查询方式

切分大查询

一个大查询如果一次性执行的话,可能一次锁住很多数据、占满整个事务日志、耗尽系统资源、阻塞很多小的但重要的查询。

DELEFT FROM messages WHERE create < DATE_SUB(NOW(), INTERVAL 3 MONTH);
rows_affected = 0
do {
    rows_affected = do_query(
    "DELETE FROM messages WHERE create  < DATE_SUB(NOW(), INTERVAL 3 MONTH) LIMIT 10000")
} while rows_affected > 0

分解大连接查询

将一个大连接查询(JOIN)分解成对每一个表进行一次单表查询,然后将结果在应用程序中进行关联,这样做的好处有:

  • 让缓存更高效。对于连接查询,如果其中一个表发生变化,那么整个查询缓存就无法使用。而分解后的多个查询,即使其中一个表发生变化,对其它表的查询缓存依然可以使用。
  • 分解成多个单表查询,这些单表查询的缓存结果更可能被其它查询使用到,从而减少冗余记录的查询。
  • 减少锁竞争;
  • 在应用层进行连接,可以更容易对数据库进行拆分,从而更容易做到高性能和可扩展。
  • 查询本身效率也可能会有所提升。例如下面的例子中,使用 IN() 代替连接查询,可以让 MySQL 按照 ID 顺序进行查询,这可能比随机的连接要更高效。
SELECT * FROM tag
JOIN tag_post ON tag_post.tag_id=tag.id
JOIN post ON tag_post.post_id=post.id
WHERE tag.tag='mysql';
SELECT * FROM tag WHERE tag='mysql';
SELECT * FROM tag_post WHERE tag_id=1234;
SELECT * FROM post WHERE post.id IN (123,456,567,9098,8904);

索引优化

通过索引覆盖查询,可以优化排序、分组。

详情见 Mysql 索引open in new window

数据结构优化

良好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是高性能的基石。

数据类型优化

数据类型优化基本原则

  • 更小的通常更好 - 越小的数据类型通常会更快,占用更少的磁盘、内存,处理时需要的 CPU 周期也更少。
    • 例如:整型比字符类型操作代价低,因而会使用整型来存储 IP 地址,使用 DATETIME 来存储时间,而不是使用字符串。
  • 简单就好 - 如整型比字符型操作代价低。
    • 例如:很多软件会用整型来存储 IP 地址。
    • 例如:UNSIGNED 表示不允许负值,大致可以使正数的上限提高一倍
  • 尽量避免 NULL - 可为 NULL 的列会使得索引、索引统计和值比较都更复杂。

类型的选择

  • 整数类型通常是标识列最好的选择,因为它们很快并且可以使用 AUTO_INCREMENT

  • ENUMSET 类型通常是一个糟糕的选择,应尽量避免。

  • 应该尽量避免用字符串类型作为标识列,因为它们很消耗空间,并且通常比数字类型慢。对于 MD5SHAUUID 这类随机字符串,由于比较随机,所以可能分布在很大的空间内,导致 INSERT 以及一些 SELECT 语句变得很慢。

    • 如果存储 UUID ,应该移除 - 符号;更好的做法是,用 UNHEX() 函数转换 UUID 值为 16 字节的数字,并存储在一个 BINARY(16) 的列中,检索时,可以通过 HEX() 函数来格式化为 16 进制格式。

表设计

应该避免的设计问题:

  • 太多的列 - 设计者为了图方便,将大量冗余列加入表中,实际查询中,表中很多列是用不到的。这种宽表模式设计,会造成不小的性能代价,尤其是 ALTER TABLE 非常耗时。
  • 太多的关联 - 所谓的实体 - 属性 - 值(EAV)设计模式是一个常见的糟糕设计模式。Mysql 限制了每个关联操作最多只能有 61 张表,但 EAV 模式需要许多自关联。
  • 枚举 - 尽量不要用枚举,因为添加和删除字符串(枚举选项)必须使用 ALTER TABLE
  • 尽量避免 NULL

范式和反范式

范式化目标是尽量减少冗余,而反范式化则相反

范式化的优点:

  • 比反范式更节省空间
  • 更新操作比反范式快
  • 更少需要 DISTINCTGROUP BY 语句

范式化的缺点:

  • 通常需要关联查询。而关联查询代价较高,如果是分表的关联查询,代价更是高昂。

在真实世界中,很少会极端地使用范式化或反范式化。实际上,应该权衡范式和反范式的利弊,混合使用。

索引优化

索引优化应该是查询性能优化的最有效手段。

如果想详细了解索引特性请参考:Mysql 索引open in new window

何时使用索引

  • 对于非常小的表,大部分情况下简单的全表扫描更高效。
  • 对于中、大型表,索引非常有效。
  • 对于特大型表,建立和使用索引的代价将随之增长。可以考虑使用分区技术。
  • 如果表的数量特别多,可以建立一个元数据信息表,用来查询需要用到的某些特性。

索引优化策略

  • 索引基本原则
    • 索引不是越多越好,不要为所有列都创建索引。
    • 要尽量避免冗余和重复索引。
    • 要考虑删除未使用的索引。
    • 尽量的扩展索引,不要新建索引。
    • 频繁作为 WHERE 过滤条件的列应该考虑添加索引。
  • 独立的列 - “独立的列” 是指索引列不能是表达式的一部分,也不能是函数的参数。
  • 前缀索引 - 索引很长的字符列,可以索引开始的部分字符,这样可以大大节约索引空间。
  • 最左匹配原则 - 将选择性高的列或基数大的列优先排在多列索引最前列。
  • 使用索引来排序 - 索引最好既满足排序,又用于查找行。这样,就可以使用索引来对结果排序。
  • =IN 可以乱序 - 不需要考虑 =IN 等的顺序
  • 覆盖索引
  • 自增字段作主键

数据模型和业务

  • 表字段比较复杂、易变动、结构难以统一的情况下,可以考虑使用 Nosql 来代替关系数据库表存储,如 ElasticSearch、MongoDB。
  • 在高并发情况下的查询操作,可以使用缓存(如 Redis)代替数据库操作,提高并发性能。
  • 数据量增长较快的表,需要考虑水平分表或分库,避免单表操作的性能瓶颈。
  • 除此之外,我们应该通过一些优化,尽量避免比较复杂的 JOIN 查询操作,例如冗余一些字段,减少 JOIN 查询;创建一些中间表,减少 JOIN 查询。

参考资料

评论
  • 按正序
  • 按倒序
  • 按热度
Powered by Waline v2.15.7